法國葡萄酒究竟是如何分級的?
眾所周知,法國長期以來都是世界上特別好的葡萄酒產國,尤其是以波爾多(Bordeaux)、勃艮第(Bourgogne)和香檳(Champagne)為首的美酒更是令全球粉絲都為之著迷。如果說法國出產好酒是上天格外厚待的緣故,那么法國葡萄酒揚名世界對有很大一部分是法國人自己的功勞。為什么這么說呢?
(1)舊版分級制度
故事得從上個世紀說起:在橫掃歐洲的葡萄根瘤蚜危機結束后,法國出現(xiàn)了大量的假冒偽劣葡萄酒,為了應對這一局面,產區(qū)法規(guī)應運而生,并于 1923 年達到鼎盛。隨后,羅訥河谷(Rhone Valley)教皇新堡(Chateauneuf du Pape)率先確立嚴格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等一系列規(guī)定,這些成為了法國日后官方分級版本的原型和范本。
在正式的分級制度中,AOC 是法國葡萄酒的高等級,占據(jù)了總產量的一半;接下來則是 VDQS(優(yōu)良地區(qū)酒)這一分級,這是一種即將晉升為 AOC 產區(qū)的過渡等級,當時每年的產量僅為 1%;第三種等級是 VdP,常被譯作地區(qū)餐酒;低的等級則是 VdT,即日常餐酒。
(2)新版分級制度
上述分級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制約著法國酒農和生產商的生產行為,直到 1992 年,歐盟正式確立了 PDO 體系,目的是為了保護歐盟國生產的農產品。為了響應歐盟的改革并配合歐洲農產品級別標注形式,法國也于 2009 年進行了一次改革,于是新的 AOP 體系取代了原有的 AOC 制度;VDQS 這一等級在 2011 年被正式撤銷,原有的 VDQS 葡萄酒或被提升或被降級;所有的 VdP 和 VdT 葡萄酒分別被 IGP 和 VdF 取代。
在新的法規(guī)下,法國葡萄酒被分為 3 個等級,分別是 AOP、IGP 和 VdF。然而消費者似乎并不買賬,因為他們只認 AOC,因此盡管 AOP 體系已經推行,但在新生產的葡萄酒酒標上,生產商還是習慣標注 AOC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