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一直在說消費升級對市場未來的影響。那么,究竟對誰的影響?對富豪階層來說,根本沒啥影響。原本就很有錢,啥沒見過?沒吃過?沒喝過?對窮人來說,影響也沒那么大。
真正影響大的就是正在崛起的中產階層。
葡萄酒已經來到了普及階段。其實首先普及的一定是中產階層。中國現在這個階層還沒有真正形成,應該叫做中等收入人群更好。這個階層的人群才是普及時代的主力。一旦這個承上啟下的階層普及了,基本上普及工作也就完成了。
這個群體既有精神上的新需求,也有更高的物質上的新需求,但又不能太奢侈。所以,我們可以理解成為“輕奢侈”。
輕奢侈是未來眾多行業(yè)包括葡萄酒在內的最重大的市場機遇之一。
對于一個收入10萬元的女性,購買一款1萬元的包包不是奢侈;但對于一個月收入1萬的女性而言,買款1萬元的包包,這就是奢侈。但如果能夠買一款2000元但質量不錯,又有品牌價值的包包,還是可以考慮的。
傳統(tǒng)的重奢侈品非常注重身份和地位,例如戴一款價格上百萬的手表,一般人戴不起;開一輛幾百萬乃至于上千萬的車,一般人也買不起。甚至吃一杯冰激凌需要100元錢,也不是誰都可以隨時消費的。如果哈根達斯不是弄出個愛情這種非理性的消費概念,也想必是有難度的。
但是“輕奢侈”品便完全不同了。以冰激凌為例,如果一杯冰激凌價格是100元,口感是9分(10分為滿分),那么,另一杯冰激凌價格是10元,口感是5分,顯然,中產階層的人們既不想消費最貴的,也不想消費口感很差的。那么,如果有一杯冰激凌,價格是30元,但口感是8分,顯然會更加受歡迎。
為了讓這杯冰激凌更加能夠滿足精神需要,于是就要更加具有個性甚至時尚化的標簽。所以,你發(fā)現,輕奢侈往往都是個性化和時尚化的,甚至是小眾的。
一款葡萄酒如果價格非常便宜,例如原瓶進口酒,價格是8文章來源于佳釀網0元/箱,顯然購買人只有兩種:一種是中產以下的階層,但這個階層一般還不會首先形成飲用習慣。所以,更多的購買者其實是二批商,買回來再加價賣出去。所以很多在網上標注低價的產品,往往都是整箱或者批量購買,單瓶的價格往往標注的高一點,防止個人購買者對價格的不認同。但其實最終由于網絡的透明化,消費者都會知道的。所以,不做品牌化的提升,這樣的產品往往都是賺快錢的路子,遲早會死掉。
對于中產的階層來說,既要有品牌形象,產品質量又要不錯,價格既不是最低,當然,也不能太高。例如對葡萄酒來說,100-200之間我認為是最合適的,我個人認為這是中產階層或者葡萄酒中輕奢侈品的最舒服的價格區(qū)間。
但你不要說輕奢侈是為奢侈不起來但又想要奢侈的朋友所創(chuàng)造出來的營銷名詞,其實這是不對的。輕奢侈本身是一種更加成熟的市場的消費形態(tài)。
輕奢侈的產品會從開始的個性化走向街牌,然后會出現“小眾化”的走勢。輕奢侈品牌不會在價格上像奢侈品那樣可望而不可即,定位一般是中高檔,普通小資人群即可消費得起。
說白了就是:輕奢侈,讓品質與品牌兼得,然后價格并不非常高。你的品牌調性可以是時尚,也可以是復古;可以是張揚,也可以是內斂??傊?,有自己的個性,品質又不錯。
說到這里,有一個問題是:我們現在有很多葡萄酒品牌,價格雖然不高,例如現在零售價格在100多元的葡萄酒,其實成本可能只有十幾二十元。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品質并不好,很多愛好者或者發(fā)燒友喝不了。因為我們把品質做的太差了。其實,這個價位,完全可以把品質提升的。
有很多知名品牌也會不斷地推出新品,很多也是走輕奢侈的路線。當然,輕奢侈也是比較泛的概念。到底多少錢才是葡萄酒的“輕奢”?的確不好定論。例如自從葡萄酒跨境電商出現以來,很多國外的原本高價的名莊酒,現在的價格有很大的降幅,未來這一塊也是很有競爭力的。